抗日名将郑川简介?
在中国的抗战史上,没有叫郑川的将军,郑川是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拍摄的电视剧《黄河在咆哮》里面虚构的人物,在剧中郑川是30岁,八路军129师独立团团长、独立旅旅长、岳南抗日根据地军区司令员。他性格乐观开朗,风趣幽默,风度翩翩而又豪爽侠气。 据该剧的编剧透露,剧中男主郑川的原型就是当年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为了刻画好郑川这个人物,编剧周山湖把《陈赓日记》翻了好几遍,从中找到不少灵感,让剧中的郑川用兵打仗时的各种战略更加真实可信,充满智慧。剧中女主角黎英的塑造也参照了陈赓的第一位夫人王根英。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都有谁?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王二小: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
14年抗日战争英雄人物?
2014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了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份名录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此外还有少数的国际义士,包括了白求恩大夫,美苏两国援华牺牲的飞行员等,这些都是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而牺牲的国际友人,我们给予他们荣誉当然也是理所应当的。
不过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共300名,这里面还有一个日本人!
抗日英雄人物的名字有哪些?
●抗战英雄人物有像左权、杨靖宇、马占山、赵尚志、董存瑞、叶挺、徐向阳、叶挺、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事迹?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抗日战争英雄人物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
抗日战争中有哪些英雄人物?
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9月18日,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通过一系列局部事变不断蚕食中国领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与美国、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作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中国战场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最后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界定,前期一直沿用“八年抗战”的说法,即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止。
后来改为“十四年抗战”,即起始日期改为从1931年的918事件算起。
抗日战争时期英雄人物的遴选范围,包括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及根据地人民、国民党军将士、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及各阶层中为抗日所牺牲的烈士们。
这些英雄人物,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普通士兵,其中:
八路军牺牲40万人。
国民党军阵亡、负伤、失踪321万多人。
这些为抗战而捐躯的普通士兵们,个个都是抗日战争中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
正是这些烈士们的血肉之躯,换来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2.那些隐姓埋名打入敌人内部、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
由于秘密战线潜伏工作的需要,他们隐姓埋名、忍辱负重,有的甚至至死也留下他们的真实姓名。
他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时提供情报,发挥的作用不亚于整建制的团、师甚至军所能起到的作用。
比起那些有名有姓的抗日英雄人物,这些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更值得我们尊重!
3.见诸于报刊书籍中有文字记载的、具有一定级别的著名的英雄人物。
打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
指挥了著名的“江桥决战”,血战三天两夜,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打响卢沟桥自卫战第一枪的赵登禹师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7月28日,一三二师中将师长赵登禹和他的老上级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佟麟阁在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对日作战中,相继战死,壮烈殉国。
对日作战伤亡率最低(1:10)的吕正操将军
打得日军闻风丧胆。数次巨额悬赏将军头颅,但每次进攻都被将军击败,不得不发出“心服口服”的哀叹。
回民支队的马本斋团长
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
早年投身奉军,逐级升至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马本斋率领的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副司令员白乙化
7岁入学,10岁能诗,19岁入党,战功赫赫,人称‘小白龙’,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号。
东北抗日联军的杨靖宇将军。
团结了一大批抗日队伍和日寇周旋,极大的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1940年初,杨靖宇离开密营赴江途中,被日军包围,经过数小时激战,被叛徒用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终年35岁。
东北抗日联军的赵尚志将军
赵尚志(19081942),辽宁朝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
赵尚志带领抗日游击队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日军进行作战,多次跳出日军的包围圈,并在冰趟子对日军进行伏击,击毙日军200多名。
国民党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
当选第一名将,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
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包森
领导了冀东大地上的抗日战争。
包森死后日伪军仍然惧怕他。就连冈村宁次也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
国民党军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师长
抗日战争期间,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
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民党军新1军孙立人军长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后,取得仁安羌大捷,这是盟军在第一次入缅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1943年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
在两次入缅作战中,指挥得当,歼灭日军三万三千余人,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
吉鸿昌将军
原名吉恒立,河南省扶沟人。 1934年11月9日晚,在法租界秘密开会时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被法国工部局逮捕。被引渡到国民党"北平军分会"。
11月23日,北平军分会举行了一场所谓的"军法会审",以"叛国罪"和"叛党罪"判处吉鸿昌枪决。
11月24日,吉鸿昌英勇就义。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决死誓言。
东北抗联的团政委赵一曼。
被捕抓后,受尽了日寇的酷刑,英勇就义。
狼牙山五壮士。
八路军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在战斗中打光了子弹,就用石头还击,最后砸掉枪支,宁死不屈,跳下悬崖,和侵略者战斗到最后一刻。
葛振林、宋学义被树枝挂住,活了下来。
投江殉国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
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
舍身把日寇引尽包围圈的放牛郎王二小
国民党军第88师第524团谢晋元副团长及其率领的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
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奋战几天后,退入英租界。谢晋元被暗杀,日军把手无寸铁的剩余军队抓走。
八百勇士和谢晋元奋勇杀敌的事迹,极大的鼓舞了前线中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和全国的抗战热情。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们实在太多了,多到无法计数!以上所列,仅仅是其中的部分代表人物而已。
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些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们!
辽沈战役故事稿?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
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
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民党军队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
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也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
辽沈战役我军胜利和敌军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国共双方最高统帅蒋介石和毛泽东几乎同时都看到了锦州这步关键之棋,但蒋与他的东北将领们意见不一,从而举棋不定,贻误战机在先。
胶东抗日故事?
天福山素有胶东“井冈山”之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进犯山东,德州、平原、禹城、济阳相继失陷,山东告急。当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山东各地发动抗日武装起义。会后,省委派林一山、张加洛等一批共产党员到胶东;被国民党关押在监狱里的共产党员理琪、宋澄等出狱后,也被省委派到胶东,宣传中共抗日主张,组织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12月15日,理琪从济南来到天福山脚下的沟于家村,秘密组织会议,传达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发动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在胶东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指示。经过研究,决定于12月24日在天福山举行起义。12月24日深夜,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与吕志恒、林一山等人带领昆嵛山红色游击队,拿起长枪、土炮、大刀和红缨枪,来到天福山玉皇庙内举行了威震胶东的武装起义,从此,抗战的烽火在胶东大地熊熊燃烧。据史料记载,在天福山起义中,起义军以简陋的装备,曾英勇抗击百余名日寇8个小时持续不断的进攻,毙伤日军50余人,击毁敌机一架、汽车两部,打破了日寇宣扬的“不可战胜”的神话。东北抗日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当时生活在东北的大批中国民众,面对日本的欺辱,很多时候都只能忍气吞声。因此,此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起来抗日。东北人民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约30余万人,其中还包括如土匪、学生、百姓等等,在东北各地抵抗日军进攻。后来在日军的进攻下,至1933年春大部分溃散,一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坚持斗争。在此期间,共产党也创建了十几支反日游击队。中国人民在面对侵略之时,从未放弃抵抗。
作为日军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东北地区日本苦心经营已久,尤其是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治理基础,东北抗日义勇军在艰难的困境下杀出一条血路,给在东北的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
东北抗日义勇军即为东北抗联的前身,早期的抗争主要就是以东北抗日义勇军为主体。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东北反日游击队,开辟游击区的指示,从1932年初开始,先后创建了巴彦、磐石、海龙、延吉、和龙,珲春、汪清、安图、汤原、饶河、珠河、密山、宁安等反日游击队。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赵尚志、童长荣、夏云杰等。同时,中共满洲省委还派周保中、李延禄等共产党员到东北抗日义勇军中进行改造工作,建成绥宁反日同盟军、抗日救国游击军。因此,早期的敌后游击战争在东北地区得到落实,给当时的日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根据同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反日统一战线,扩大游击战争的指示信精神,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春,相继成立6个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杨靖宇;第2军,军长王德泰,政治委员魏拯民;第3军,军长赵尚志,政治部主任冯仲云;第 4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军长李延禄,政治部主任何忠国;第 5军(东北反日联合军),军长周保中,政治部主任胡仁;第6军,军长夏云杰,政治部主任张寿(即李兆麟)。早期有组织的东北抗日军便已初步形成。
当时,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第2军活动于南满和东满地区;第4、第5军活动于吉东地区;第3、第6军活动于北满地区。他们在各地积极开展活动,依靠有限的军队人数,不断给当时的日军和伪军带去麻烦,极大影响了他们在东北地区的基层统治,同时也是我党积极领导的成果,为日后的东北军的成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一时期,东北军的人数发展到了1万余人。
之后,东北人民革命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1935年8月1日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的精神,于1936年2月,陆续改为东北抗日联军。原人民革命军 6个军依次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至第6军,以后又陆续组建了第7至第11军。东北抗日联军也正式形成,他们正是在东北地区开始属于自己的神话,在改制初期,他们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万余人,无数抗日志士奋斗在战争一线,同侵略者们展开激烈的抗争。
1936年4月,日军推行“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对抗日联军进行大规模“讨伐”。抗日联军各军在反“讨伐”作战中,密切协同,更加广泛地开展游击战。1936年下半年,第 1军为粉碎日伪军在南满的“讨伐”,打通与关内红军的联系,组织两次西征,于本溪县赛马集和摩天岭,歼灭伪军1个营和日军今田中队。同时,其它各军也在积极同日军及伪军进行着抗争,虽然每次只击毙数百人,但在多次的战争中,这已经给当时的日军带来不小的威胁,所以日军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肃正计划。但在联军各个部队的有序合作计划,日军的肃正计划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反而让抗日联军的实力获得了一定的增长。
“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紧密依靠群众,主动出击,积极打击日伪军,掀起了抗日斗争的新高潮。各军之间分区作战,在辽宁、吉林等多地县之中积极活动,对日伪军进行有力的打击。当时,抗日联军各军活动于70余县的广大地区,打击与钳制了日伪军几十万人,积极配合了全国的抗战。这对于全国的抗战有着积极意义,如果抗战前期,日军有着数十万部队的配合,全面抗战前期的几场大会战可能要溃败得更快,而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甚至都有实现的可能。
1938年下半年,日军为巩固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基地,将其兵力增至 8个师团,对抗日联军加紧进行军事“讨伐”、政治诱降和经济封锁,并采取增建“集团部落”,推行“保甲连座法”等手段,隔离抗日联军与群众的联系,竭力破坏抗日联军的生存条件。谢文东、李华堂、郑鲁岩等在此期间相继叛变。抗日联军在斗争极端残酷、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此一时期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极度艰难,相关人员的叛变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但是他们顶住压力,依旧以游击战的方式给日伪军带来出其不意的打击。
1939年10月,日伪军进行“大讨伐”。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继续坚持斗争。第 1路军各部队分散游击,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今靖宇)一带,1940年1月,遭日伪军重兵包围,历时50多天,作战40余次,未能全部冲出重围,最后杨靖宇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于2月23日在蒙江县城南保安村附近的三道崴子壮烈牺牲。这一次抗日联军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各军人数骤减,在确保有效领导的前提下,决定将各军缩减编制,在各军的基础上缩减为各支队,继续进行着和日军的抗争。
1940年时,日军出动11个师团,对抗日联军展开了疯狂的讨伐,战争局势并不是十分理想。当时第1军、第2军相继转入苏联境内,其余军队则继续活动,同时也积极联系群众,积极发展武装力量,在面对敌人的疯狂讨伐之下,他们依旧和敌人展开了长期的博弈。
1945年8月,抗日联军教导旅协同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进军,参加对日军的作战,进占57个大中城市和重要县城,组建了东北人民自卫军。尔后,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尤其是面对孤立无援的境地,凭借着一腔热血,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东北地区的胜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尤其是当时东北抗日联军应该是牺牲将领最多的部队,长期奋斗在一线,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东北大地来之不易的和平。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也曾在东北抗日联军之中奋斗过。
东北抗日联军走出的开国将领
东北抗日军在战争之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在敌人的无数次“讨伐”中,120多位师以上干部战死,除我们熟知的杨靖宇、赵尚志外,还有魏拯民、王德泰、许亨植、童长荣、夏云杰、陈荣久、汪雅臣、祁致中、宋铁岩、金正国、张甲洲、李延平、刘曙华、王光宇等40余位军以上干部为国捐躯。很多时候我们在回顾抗日历史的时候,却往往会忽视这些英雄。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也有不少人是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出身。
王明贵、王效明、朱光、孙三、荆璞、李钟奇、高体乾7人曾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少将军衔,彭施鲁、纪亭榭、王静敏三人在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后在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相较于其它部队的开国将领,东北抗日联军的人员实属有限,但这并不能磨灭他们在东北抗战时期的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现在很少被人提起,但从历史的发展来说,他们对东北地区的抗战是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的,能够以有限的兵力牵制住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也希望能够有更多人了解这段艰辛的历史。
英雄人物的故事?
1、刘胡兰
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大举进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
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但她仍坚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2、杨利伟
2003年07月,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的能力,被授予三级航天员资格。时为中校军衔。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0月15日,晋升上校军衔。10月16日,杨利伟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3、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4、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